关注我们在 Facebook 上
中国电动汽车可以克服全球市场的阻力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制造能力和质量生产的快速进步,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万辆和949万辆,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120万辆,同比增长77.6%。
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成本竞争力。成本竞争力部分是由规模经济、高效制造和政府支持推动的。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国内市场效应使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能够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并以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产品。
此外,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电池技术、电动传动系统和其他连接功能等领域。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还开发了有竞争力的电动动力系统和电池组,并建设了充电基础设施,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贡献。
中国向电动汽车转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环保承诺——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还建成了全球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充电基础设施系统。服务车辆。而政府以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投资形式的支持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然而,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国际上的成功增加了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担忧,其中一些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包括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以保护本国汽车产业。例如,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驱动电动汽车(BEV)发起反补贴调查,显然是为了确定这些汽车是否受益于过度的政府补贴,这可能会损害欧盟的BEV制造商。
此外,上个月,美国总统拜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发起阻止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进入美国的措施,声称它们可以收集用户的敏感数据。此次调查可能会导致美国对进口依赖中国软件的车辆实施额外限制。
这种限制电动汽车进口的举措反映了美国和欧盟政策制定者对中国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担忧。
首先,美国和欧盟都将大容量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企业视为战略产业,并表示该产业关系到其整体竞争力。美国通过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为电动汽车装配线提供歧视性补贴,而欧盟则制定了电池相关法规,并提高了电池制造商向欧盟出口产品的要求。
其次,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更加注重加强供应链建设,以降低脆弱性,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在电动汽车和大容量电池组件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在反全球化情绪中引起了人们对供应链政策的关注。
第三,许多美国和欧盟的化石燃料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持怀疑态度,因为电动汽车对经济的影响加剧了美国和欧洲传统汽车行业的劳资冲突。因此,受这些利益集团的影响,美国和欧盟可能会考虑对进口电动汽车或电池零部件实施更多保护主义措施。
与化石燃料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许多优势,例如环境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增强驾驶体验和技术进步。这些优势使中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领导者,而鉴于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全球取得的成功,美国和欧盟无法通过诉诸保护主义贸易政策来赢得竞争。
如果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他们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价格,而旨在保护国内企业免受竞争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会阻碍创新并导致效率低下,特别是在一个严重依赖电动汽车的行业技术进步。
第四,保护主义政策将阻碍各国减排努力,削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限制一国进入国际市场或电动汽车技术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会减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促使人们质疑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性。
第五,以维护国家安全等政治理由阻碍竞争甚至打压外国企业,会让人怀疑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是否像他们声称的那样自由开放。
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进步只能通过合作和公平竞争来实现。单纯基于大国竞争的政治策略不仅会限制电动汽车的发展,还会损害全球减排努力。政策制定者在做出任何气候决定之前应仔细考虑这些因素。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