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ng

技术


中国成功将18颗通信卫星发射至极轨道

据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已成功将18颗千帆(或G60)通信卫星发射至极地轨道。 声明指出,长征八号运输火箭于北京时间3月12日星期三00:38(莫斯科时间星期二19:38)从中国南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这是该型......

中国成功发射实验通信卫星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成功发射一颗用于通信技术的实验卫星。 该机构指出,搭载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西昌航天中心发射。这颗名为“实验通信技术卫星第十五号”的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发射......

中国推出首个全自动人工智能系统

中国软件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完全自主的人工智能系统,名为“Manus”,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需人工干预就能执行复杂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 Manus 具有主动决策的能力,这使得它有别于依赖直接人工输入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如......

中国完成世界最大两栖飞机测试

海军认可部宣布中国已完成 AG600 的测试,该飞机被列为世界上最大的两栖飞机。 该网站的一篇文章称:“中国研制的AG600两栖飞机已通过所有必要的飞行测试,并将很快获得中国民航局的认证。”“该飞机有望成为中......

“自由计划”希望收购 TikTok,以确保该应用在美国的安全

Reddit 联合创始人亚历克西斯·奥哈尼安 (Alexis Ohanian) 于周一加入了自由计划 (Project Liberty),该组织希望收购 TikTok,使该应用程序更加安全,并将其纳入美国国旗之下,这是该应用程序在美国生存的必要条件。 1 月 20 日,刚上任的特朗普总统就批准......

中国推进太空计划,计划于 2025 年开展任务

中国空间站运行稳定、高效,建成以来共完成四次载人航天飞行、三次货物补给、四次返回任务,五批航天员共计15人进行了长期驻留,共完成11次太空行走,其中一次太空行走打破了单次太空行走的历史记录,最新一批航天员中包括两名来自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专家。 2025年,中国计划发射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和一次货运补给飞行任务,目前选定的乘员正在接受训练。空间站已支持了空间生命科学、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空间技术等领域180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中国正在扩大载人航天领域的全球合作。最近,中国与巴基斯坦空间和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在伊斯兰堡签署了一项协议,标志着为中国航天任务培训外国宇航员迈出了第一步。巴基斯坦宇航员将在中国接受培训,为未来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做准备,这体现了中国对包容性航天发展的承诺。 中国正朝着2030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目标迈进。长征十号火箭、孟州号乘员舱、揽月号着陆器、望宇号航天服和探索号载人月球车等关键任务部件正处于原型阶段。在海南省文昌发射场,必要的测试和发射设施正在建设中。指挥、跟踪和着陆系统已完成总体设计规划,正在推进建设。 为了提高效率,中国正在将数字工程融入月球任务开发中。主要航天器和系统部件将在下一阶段进行大规模原型测试。 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遵循和平利用、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最近中巴达成的协议为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树立了典范,鼓励更多国家参与。通过促进全球合作,中国旨在为人类在太空领域的共同未来做出贡献。 (封面:2024......

中国嫦娥六号任务证实月球上存在熔岩海洋的假说

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地球的岩石样本证实了月球曾完全被岩浆海洋覆盖的假设。 《科学》杂志报道,2024年,中国月球车嫦娥六号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作业,从南极-艾特肯撞击盆地带回1935.3克样品。 中国地......

中国制定老年护理机器人国际标准 引领全球

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养老护理机器人全球标准,旨在引导养老护理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周四发布的声明称,该标准由中国牵头制定,为此类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提供了技术基准。 为满......

中国多任务警用机器人引人注目

中国公司罗通机器人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先进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警察和安全人员执行巡逻、监视和救援任务。 RT-G 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球形外形,使其能够在道路和狭窄空间中优雅地移动和操控。它还配备了先进的摄像头和设备,最近发布的视频显示该机器人能够在水中游泳,这意味着它也可以用于水上救援行动。 《环球时报》称,中国新型机器人已引起多家外国公司的关注,例如一些阿联酋公司希望获得该机器人用于监控和保护任务。 据了解,目前该款机器人的产量不足以出口,但Rotunbot......

中国利用人工智能将航天器送至太阳系边缘

据SpaceNews报道,中国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航天器送至太阳系边缘。 报导指出,中国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解决航天器在遥远和未知太空环境中的运行特性相关问题,当航天器与地球的通信出现延迟或距离地球很远而无法快速联系或控制时,这些技术将有助于航天器继续在太空稳定运行。 专家认为,先进航天器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减少这些飞行器对地球决策的依赖。 据SpaceNews报道,中国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在本世纪末将两艘由电力和核发动机驱动的航天器发射到距离地球超过......

故障还是攻击行为?中国节期间机器人逃脱控制

中国某个节日期间发生的一起怪异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先进机器人安全性的激烈争论:一个类人机器人似乎意外地移动,令旁观者感到震惊。 记录这一时刻的视频片段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安保人员立即介入,控制机器人并防止任何潜在危险,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这仅仅是技术故障还是人工智能意外行为的开始。 视频以机器人的镜头开始,该机器人正在参加节日表演,它朝人群走去,然后停下来,好像专注于观众,然后突然失去平衡。当观众们惊呆的时候,机器人冲向了屏障,警卫们很快就能够将其制服,避免造成任何伤害。 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用户中引发了分歧,一些人认为这是一次无意的跌倒,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突然的动作是机械故障的表现。 相反,一些人猜测人工智能可能正在走向不可预测的行为,让人想起科幻电影中关于机器人叛乱的场景。 媒体名人乔·罗根转发了该视频,并评论道:“机器人的行为太可怕了,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这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及其失控可能性的讨论。 这一事件凸显了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些机器如何应对意外故障。机器人的设计目的是保持平衡和稳定,但突然失去控制可能会让旁观者认为是一种攻击行为。 这些发展也引发​​了关于人类与机器人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因为这些设备旨在模拟人类行为,使得任何意外的动作看起来令人不安。随着机器人不断融入日常生活,制定严格的安全协议以确保与机器人的安全互动变得势在必行。 尽管存在担忧,但人工智能表演仍然让观众赞叹不已。最近,一组类人机器人在中国春节期间表演,展现出非凡的精准度和平衡感。......

中国发明世界最强间谍相机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相机,能够从低地球轨道识别人脸等细节。 报导称,发明这款相机的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此前曾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青海湖上进行过测试。 在实验中,科学家将103瓦的激光器与实时数字处理相结合,以处理相机捕获的大量数据。该技术基于复合孔径微波雷达的原理,但在光学波长下运行,因此能够产生比使用微波的系统更清晰的图像。 经过测试,该相机可以在......

中国研制月球遥感卫星

据SpaceNews报道,中国正在开展用于月球遥感的卫星研发项目。 据该报报道,中国已宣布启动新卫星研制的招标,有意研制该卫星的公司必须在3月8日前提交申请,参与第一轮招标。 报导指出,这颗卫星所获取的数据将用于支持中国2030年前首次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获取月球表面精确地形数据,绘制月球地图,确定月球表面矿物位置。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