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在 Facebook 上
美國關稅和制裁無效? 港媒:中國製造2025已有重大突破
中國大陸2015年推出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十年計畫,企圖用十年時間實現製造業自主創新、實力增強。被美國政府視為威脅,動用關稅和貿易大棒極力阻止。距離2025年還有8個月,香港《南華早報》4月30日報導,透過官方及其他權威數據資料梳理得出,過去十年,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化,已實現新能源汽車、資訊技術等10個關鍵領域逾86%目標,足以「證明美國關稅和制裁無效」。
報導指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剛剛實施時,中國路上行駛汽車大多來自西方;天空飛機全部由美國波音或歐洲空巴製造;中國許多工廠沒有進口機床就無法運轉;電腦和手機晶片、作業系統和軟體大多來自美國;甚至銀行使用的數據庫也依賴跨國公司進行編碼和維護。
當時,中國處於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低端,主要生產廉價、技術相對落後的產品。《中國製造2025》試圖改變這一現狀,讓中國製造業透過科技進步,生產出高品質、高科技、高價值的產品。
美國前總統川普2018年透過發動「貿易戰」打亂中國的計畫。美國時任商務部長羅斯指,《中國製造2025》是「直接威脅」美國。時任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直言,加徵關稅毫無疑問將直指《中國製造2025》。拜登2021年接任美國總統,延續了川普政府時期的大部分對中貿易政策,並更進一步地對中國實施晶片禁令等措施。
在距離2025年僅剩約8個月之際,《南華早報》整理了官方及其他權威數據和資料,分析證實,《中國製造2025》涵蓋10個關鍵領域的超200個目標中,已經實現了超過86%,其他一些目標可能在今年稍晚或明年完成。同時,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生產等一些目標已經遠遠超出預期。
在資訊技術領域,盡管面臨美國及其盟友的打壓,中國5G技術仍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中國在積體電路、通信設備、作業系統、工業軟體和智慧製造領域已實現大部分既定目標。雖然中國仍尚未實現最先進的EUV曝光(光刻)技術的產業化,但高端晶片製造已獲長足發展。
同時,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智慧工廠和自動化終端,採用大陸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的高端手機成為暢銷產品,中國造船廠的生產能力已超過美國200多倍等等。
在航空航太領域,中國國產C919大飛機開始服役於部分繁忙航線,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壟斷。面對美國「沃爾夫條款」等制裁,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完全獨立自主,幾乎實現了航太領域的所有目標,包括火星登陸探索、全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太空站、登陸月球背面等。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電動汽車不僅價格有競爭力,技術也領先於競爭對手。在大陸國內,中國消費者購買的電動汽車數量已超過燃油汽車,自主品牌汽車尤為受歡迎;在國外,中國電動汽車受到全球消費者的熱切追捧,推動中國去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在電力設備技術領域,《中國製造2025》計畫已使中國從追隨者轉變為領導者。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研製出了世界上最高效、最清潔的燃煤發電機組,以及高溫氣冷反應爐、鈉冷快反應爐、釷基熔鹽反應爐等新一代核電技術。
此外,在機器人、農業裝備、生物製藥、海洋工程等領域,中國設定的目標均已實現。
例如,中企可以自主設計製造出世界最先進的超導磁共振系統,大大降低了中國患者到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的費用;中企研製的抗癌藥物開始進入美國市場,且價格僅為西方藥企同類藥品的幾分之一;盡管耕地面積有限,但由於無人機、自動播種機和生物技術的使用,中國生產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蔬菜;中企的機器狗等產品也憑藉領先的性能和低廉的價格擊敗了國際競爭對手。
雖然一些目標還未實現,包括用於電路製造、洲際客機和寬頻互聯網衛星網路的先進曝光技術。但在2024年,中方又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以發展「新質生產力」,這被視為「中國製造2025」的延續。
如今,面對中國質優價廉的高科技產品,特別是太陽能產品、大型風力發電機組、電動汽車等,美國和歐盟又在醞釀發動新一輪「貿易戰」和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