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在 Facebook 上
摩洛哥在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地位:关键金属争夺战中的战略平衡
在全球战略金属竞争的背景下,摩洛哥正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核心角色,能够重塑与中国和欧盟建立新型三边合作模式。非洲政策研究所 (APRI) 的一份报告揭示了这一点,该报告基于对26位公共政策、绿色经济和采掘业专家的采访。
摩洛哥拥有重要的资源:磷酸盐、钴、镍、锰、铜以及潜在的锂等战略储备。这些资源使其成为全球电池、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
然而,该报告警告称,与布鲁塞尔或北京的合作不应过于分散,这可能会限制摩洛哥的利益。该研究所倡导建立一个结构化的三边合作架构,将中国的工业能力、欧洲的可持续发展标准以及摩洛哥进军高端市场的雄心结合起来。
两种做法的对比鲜明:中国注重快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欧盟则优先考虑社会和环境标准以及透明度。摩洛哥则致力于在其土地上创造更多附加值,并围绕关键金属打造强劲的国内产业。
一些关键项目已在实施:中国在拉巴特附近投资超过64亿美元的大型电池工厂;中摩在阴极材料制造领域的合作;以及欧洲在可再生能源、绿色氢能和磷石膏稀土提取领域的投资。
然而,目前的合作仍然分散且缺乏协调。因此,摩洛哥面临着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引领一个平衡的三方合作模式,将中国的速度、欧洲的严谨和当地的工业主权相结合。
报告建议采取具体措施:设立中欧联合投资基金,为摩洛哥的可持续项目提供资金;在丹吉尔和盖尼特拉附近建设专门从事能源转型金属生产的工业区,并为投资者提供技能和技术转让的定向激励措施。
报告还建议为采掘业制定“可持续发展公约”,借鉴欧洲和中国框架下的最佳治理实践;并设立由矿业税和国际伙伴关系资助的绿色技能学院。
凭借其战略地理位置、政治稳定以及与欧美签订的广泛贸易协定网络,摩洛哥拥有成为全球价值链关键枢纽的优势。但报告强调,真正的挑战在于其能否协调自身发展需求与国际伙伴的透明度和治理要求。
如果拉巴特成功建立一个创新且均衡的三边合作框架,这将是世界首创,为其他希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战略作用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复制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