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
-
10:32
-
09:31
-
08:35
-
07:57
-
14:45
-
14:00
-
13:15
关注我们在 Facebook 上
关键词: 外层空间
SpaceNews报道称,中国计划扩建其轨道站并增加新的模块。 中国专家表示,扩建空间站、增加舱体数量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科学需求、促进国际航天合作的必要条件。新的天宫二号舱预计将搭载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重型航天器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升空。 据SpaceNews报道,中国尚未正式公布扩建轨道站和增加舱室数量的时间表,但有消息称,中国计划为空间站配备一个配备六个用于对接航天器的端口的新舱室。 该报还指出,中国还计划发射寻天望远镜,该望远镜将与天宫站在同一轨道运行,并可与天宫站对接,以便未来进行维护和设备升级。 中国天宫轨道站目前由三个舱段组成,绕地球运行高度约400公里。未来它可以配备六个模块。中国此前曾表示,空间站预计将在太空运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宣布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02卫星星座,用于监测地球电磁场。 据该基金会微信公众号消息,卫星于北京时间21时27分(莫斯科时间16时27分)在太原航天发射场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长征系列......
中国航天局宣布,神舟十九号飞船于周三成功与天宫二号空间站分离,载着三名航天员返回地球。 航天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神舟十九号飞船于北京时间周三凌晨四点与中国天宫轨道空间站分离,搭载三名航天员返回地球......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成功发射一颗用于通信技术的实验卫星。 该机构指出,搭载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西昌航天中心发射。这颗名为“实验通信技术卫星第十五号”的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发射......
据SpaceNews报道,中国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航天器送至太阳系边缘。 报导指出,中国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解决航天器在遥远和未知太空环境中的运行特性相关问题,当航天器与地球的通信出现延迟或距离地球很远而无法快速联系或控制时,这些技术将有助于航天器继续在太空稳定运行。 专家认为,先进航天器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减少这些飞行器对地球决策的依赖。 据SpaceNews报道,中国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在本世纪末将两艘由电力和核发动机驱动的航天器发射到距离地球超过......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相机,能够从低地球轨道识别人脸等细节。 报导称,发明这款相机的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此前曾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青海湖上进行过测试。 在实验中,科学家将103瓦的激光器与实时数字处理相结合,以处理相机捕获的大量数据。该技术基于复合孔径微波雷达的原理,但在光学波长下运行,因此能够产生比使用微波的系统更清晰的图像。 经过测试,该相机可以在......
据SpaceNews报道,中国正在开展用于月球遥感的卫星研发项目。 据该报报道,中国已宣布启动新卫星研制的招标,有意研制该卫星的公司必须在3月8日前提交申请,参与第一轮招标。 报导指出,这颗卫星所获取的数据将用于支持中国2030年前首次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获取月球表面精确地形数据,绘制月球地图,确定月球表面矿物位置。 2021......
据SpaceNews报道,中国计划使用国内私营企业生产的火箭将货运飞船送往天宫轨道站。 该报援引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国今年将向轨道站发射两艘货运飞船。第一艘飞船“昊龙”号由中航工业研制,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搭载中国民营企业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三号火箭向空间站发射。 朱雀三号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火箭,以液态甲烷和氧气为动力;昊龙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货运飞船,长10米,重7000公斤。 中国还预计将于......
中国私营公司那由他航天公司宣布,它正在开展一个项目,开发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太空火箭。 该公司表示,已获得数千万元融资,用于开发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玄鸟一号,其结构将由不锈钢制成。 据现有资料显示,玄鸟一号导弹将是一款以甲烷和氧气燃料为动力的两级导弹,并使用航天推进技术公司研制的九台苍龙一号发动机。 该导弹与美国猎鹰9号导弹的区别在于,其第一级和第二级发射到太空后将返回地球,第二级将采用与美国开发的星舰飞行器类似的着陆技术。公司......